一是规范处置。在线索处置上,以“五类标准”为基础,实现“零积压”,对来自各个渠道的问题线索,统一归口到案件监督管理室,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上报、统一分流督办。建立问题线索集体分析研判机制,对问题线索实行动态管理,重要线索实行限时办理,防止问题线索失管、失控。
二是强化监督。以“治病救人”为目的,扩大覆盖面,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2017年区纪委下发《关于开展“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提醒谈话的通知》,进一步贯彻落实市纪委要求和区委关于加强“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常态化监督的实施办法,建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全程纪实制度》,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对巡视巡察、监督检查、执纪审查、信访举报等反映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通过全程纪实、谈话提示、督查通报等制度落实,推动廉政谈话、提醒谈话、谈话监督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做到谈话全覆盖,两个月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纪检组织共开展各类谈话500余人次,12名受函询谈话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说明情况,做到“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三是运用精准。针对党员干部违纪犯错的不同情形对症下药,坚持做到无病常防、初病早治、有病快治、重病严治,既不纵容小节,也不放过大错,既不养痈为患,也不“一棍子打死”,充分体现了对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2017年区纪检监察机关立案76起,结案171起(含上年立案后查处的),开展批评教育等组织处理31人,占处理总数18.1%;轻处分123人,占71.9%;重处分3人,占1.7%;司法机关处理14人,占8.3%。
四是长效落实。从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入手,健全完善“四风”问题、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监督检查、督查督办、通报曝光、问责追究机制。严格用纪律约束党员干部,堵住源头初始,建立“咬耳朵”“扯袖子”的常态化机制,达到监督关口前移、抓早抓小的目标,切实把“四种形态”真正体现和运用到工作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