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芜湖市弋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芜湖市弋江区监察委员会

主办

首页 > 廉洁文化 > 清风文苑

【以案警示】老支书难念的“户口经”

时间:2018-03-30 17:05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线索来源】

  2017年3月,滁州市南谯区纪委接到群众实名举报反映原常山乡汪圩村党支部书记王守胜套取危房改造款等相关问题线索后,转办章广镇纪委办理,同年12月7日,经镇纪委会议研究决定对王守胜同志违反群众纪律问题立案审查。

  【核查情况】

  经查,1985年至2004年,王守胜任原常山乡汪圩村党支部书记、常山街道党支部书记等职务,2015年初,为了能顺利申请危房改造,王守胜擅自将老伴伊宏芳的农业户口本地址剪下来贴在非农业户口本上,复印后交给相关人员,顺利通过评议、审核程序,违规领取了2万元危房改造款。

  【处理情况】

  2018年1月31日,经中共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委员会决定,给予王守胜留党察看二年处分,并收缴其违纪所得2万元。

  【违纪者说】

  “我曾意气奋发推进村里各项事业,多次得到群众和上级认可,作为多年的老党员、老书记本应廉洁自律,牢记党纪国法是带电的“高压线”,可我却损公肥私,考虑到老伴身体残疾,为提高低保待遇,此前我将她原先的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如今却成为享受危房改造政策的绊脚石,弄虚作假,改的是户口,退的却是党性,痛定思痛.......”这是王守胜在忏悔时向我们倾诉的一段话。

  【执纪者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有着二十多年经历的老支书、老党员,王守胜本应遵纪守法,克己奉公,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可却由于不注重纪律、法律学习,忽视党性修养,政治免疫力低下,最终私欲纵身,丧失了党性。从一个意气奋发、群众爱戴的好书记,沦为扶贫领域违纪现象的反面典型。弄虚作假骗领危房改造款虽遁形于一时,但在群众“手电筒”的照射下最终原形毕露。我们相信,随着党的十九大后监察、巡察、派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彰显“婆婆嘴、手电筒和探照灯”作用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滋生扶贫领域腐败现象的土壤将被彻底根除。(滁州市南谯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