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司城子罕。子罕拒不接受。献玉的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假的,便说:“这块美玉我请玉匠给鉴定过,他说是块宝玉,所以才敢拿来献给你。”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收了玉石,你失掉了宝,我也失去了宝。所以,我们还是各存其宝为好。”这是江城国际社区专职纪检委员在廉政党课所引用的故事之一。
今年以来,南瑞街道纪工委以廉政文化建设为突破点,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运用好三个小举措,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导向作用,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大”文章。
小故事折射大道理。街道纪检干部在廉政党课上通过引用六尺巷、杨震拒贿、子罕不贪为宝等生动的小故事,讲述他们虽身居高位,但不倚重权势、不思贪欲,一心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提醒党员干部要经常性清扫思想上的灰尘,从加强“敬畏、感恩、知足”内在的修养上做起,弘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锻炼意志品质,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在行为上明底线、知敬畏。
小选编敲响常鸣钟。结合近年来我市、区、街道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件,有针对性的选择与我们平时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分5篇编印了《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选编》,并要求联系点领导到各社区领学,分支部逐一学习,组织交流研讨,撰写观后感,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此警示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进一步强化党纪、政纪、法制观念,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廉洁从政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
小卡片架起连心桥。街道纪工委创新群众监督方式,制作发放党风廉政建设“廉心卡”,将监督党员干部微腐败的“放大镜”交给居民,以直观、简便的方式搭建起群众监督、举报的桥梁,随时接受居民反映身边的“微腐败”和“不平事”,既畅通了居民的诉求渠道,又方便了他们办事和解决问题。同时通过敲门入户、走街串巷、随机随访等沉下去、走出去、接地气的形式,与群众“零距离”沟通交流,“原汁原味”收集社情民意,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破解群众诉求上不来、难上来、上来慢的问题,实现群众与纪检监察机关联系无障碍、零距离,努力实现群众诉求与问题线索之间的有效转化,切切实实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